贵阳市贵阳,简称筑,别称林城、筑城,贵州省辖地级市、省会。贵阳因为在贵山的南面所以得名,因贵阳古代盛产竹子而闻名,故用竹的谐音筑来作为贵阳的简称,总面积8034平方
贵阳市贵阳,简称筑,别称林城、筑城,贵州省辖地级市、省会。贵阳因为在贵山的南面所以得名,因贵阳古代盛产竹子而闻名,故用竹的谐音筑来作为贵阳的简称,总面积8034平方公里,贵阳市常住人口610.23万人,春秋,属牂牁国辖地。战国,属夜郎国范围,两汉,隶属柯郡,唐朝,贵阳属矩州,宋代,称贵阳为贵州。元,设八番顺元宣慰司都元帅府。

清,设贵州巡抚驻贵阳军民府,后改为贵阳府。民国,废贵阳府设贵阳县。1941年,撤贵阳县设贵阳市。1949年11月,成立贵阳市人民政府。贵阳位于贵州省中部,地处东经10607—10717,北纬2611—2655之间。东南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瓮安、龙里、惠水、长顺4县接壤,西靠安顺市的平坝区和毕节市的织金县,北邻毕节市的黔西市、金沙县和遵义市的播州区。

贵州的读音是:guìzhōu。贵州的拼音是:guìzhōu。结构是:贵(上下结构)州(独体结构)。注音是:ㄍㄨㄟ_ㄓㄡ。贵州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贵州Guìzhōu。(1)中国西南部一省,简称黔。东临湖南,南界广西,西连云南,北接四川。面积17万平方公里,人口2856万,省会贵阳。

二、国语词典贵州省的省称。参见「贵州省」条。三、网络解释贵州(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贵州省,简称“黔”或“贵”,地处中国西南腹地,与重庆、四川、湖南、云南、广西接壤,是西南交通枢纽,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山地旅游大省,全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

贵州别名:贵、黔。贵州是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和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贵州”名称,始于宋朝。北宋开宝七年(974年),土著首领普贵以所领矩州(今贵阳及近邻地区)归顺,土言“矩”曰“贵”,朝廷就其所语,敕书说:“予以义正邦华夏,蛮貊罔不率服。惟尔贵州,远在要荒。”黔(虔)是由黑和今会意而成的字。今表示现在,以之为参照,表示秦改制之名:从现在起凡黎民百姓一律改称“黔首”(苍头、黑头)。
战国、秦汉时期,夜郎国崛起于中国西南部,贵州成为夜郎的中心。扩展资料1、三国时,西南大部分地区为蜀汉政权所占有,225年诸葛亮征南中以后分设了七郡,其中郡在贵州境内,朱提、兴古二郡辖今贵州西部部分地域。2、隋朝,在贵州置郡,辖地有今桐梓、遵义、息烽等地,置明阳郡辖今道真、正安、绥阳和湄潭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