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上次有讲到细辛我漏讲了一件事情,就是细辛我们在以归经的理论来说的话,我们会说细辛是这个少阴经的引经药,就是少阴肾经的引经药。所以,如果要直接正对到少阴肾经的
我们上次有讲到细辛我漏讲了一件事情,就是细辛我们在以归经的理论来说的话,我们会说细辛是这个少阴经的引经药,就是少阴肾经的引经药。所以,如果要直接正对到少阴肾经的病的话,当然在少阴病的那个扁桃腺发炎也是啦,那还有少阴头痛就是我们所谓的真头痛,就是从头脑里面痛出来的是少阴痛呵,那这个少阴头痛,那至于说呵,有一些头痛是沿着经,比如说像太阳经的头痛药我们是用羌活呵,那太阳经应该是痛这个地方嘛,有人说是巅顶痛呵,那阳明经是用白芷。
当然是额头这个中间这个地方那这个厥阴经是用这个川芎或者吴茱萸,这些不用抄啦,就是知道一下就好了。因为反正真的有头痛,你用这些引经药来治,效果没把握啦,我喜欢一个头痛用一种治法,那少阳用柴胡啦,然后等等等等。那另外还有一些头痛的专病专方的药,比如说像藁本呵是治头痛在头顶然后有一味药叫做蔓荆子呵,蔓荆子的话是治疗这个头痛痛到眼睛。
1、风壅头痛简介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注解4参考资料附:1治疗风壅头痛的方剂2治疗风壅头痛的穴位3治疗风壅头痛的中成药4风壅头痛相关药物5古籍中的风壅头痛1拼音fēngyōngtóutòng2英文参考windstagnatedheadache[湘雅医学专业词典]3注解风壅头痛为病证名[1]。指风热壅盛所致的头痛[1]。见《丹溪心法附余·风热门》。
治宜祛风清热,如羌活汤、芎芷汤等方[1]。参见头痛:头痛为病证名[2]。出《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亦称头疼[2]。凡整个头部以及头的前、后、偏侧部的疼痛,总称头痛[2]。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府”,五脏六腑之气血皆上会于此[2]。凡六淫外感,脏腑内伤,导致阳气阻塞,浊邪上踞,肝阳上亢,精髓气血亏损,经络运行失常者,均能发生头痛[2]。
2、中药独活的功效和主治是什么独活,中药名。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的干燥根。主产于四川、湖北、安徽等地。春初或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炕至半干,堆置2~3天,发软后再炕至全干。切片,生用。《本草正》:“专理下焦风湿,两足痛痹,湿痒拘挛。”现代研究,独活有抗炎、镇痛及镇静作用;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并有降压作用,但不持久;所含香柑内酯、花椒毒素等有光敏及抗肿瘤作用。
3、中医上的“太阳病”“少阴病”等是指什么什么?六经病。中医学之;四大经典之二。建议你去看张仲景的伤寒论,真的。自己看吧:D给分哦。太阳病,太阴病源于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为外感热病的初期阶段,以恶寒或恶风,发热,头痛,苔白,脉浮为基本特征。故“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由于感受外邪和抗病力强弱不同,又有太阳伤寒,太阳中风之分。两者统称为“经病”。太阳经病不愈,病邪入腑,则发生太阳腑证,即太阳蓄水证,太阳蓄血证。
少阴病常为外感疾病过程中的危重阶段,以“脉细微,但欲寐”为基本特征,心肾阳虚,阴寒内盛,表现为全身虚寒的证候为多。一般分寒化,热化以及太阴兼证,寒化:1)阴盛阳衰,外脱亡阳。2)阴盛格阳,3)阴盛戴阳。4)阳虚身痛,5)阳虚水泛。6)虚寒下利,热化:1)阴虚阳亢,心肾不交。2)阴虚水停,水热互结,兼证:1)兼太阳表证。